欢迎来到昆明大道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心理咨询|昆明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中心|云南心理辅导.网址|云南心理咨询

咨询热线

15368874527

家长课堂

再见也是父母

时间:2018-01-10 16:54:36作者:

这两个小兄弟,一个十一岁,一个七岁。哥哥被诊断为ADHD(过度活跃)及ODD(对立性反抗性)。弟弟的诊断也是过度活跃,还加上autism(自闭症)。现在的孩子,毛病特别多,每做一次心理评估,就多了一个标签。

因为大部分心理测验都是集中在个人行为和心态。如果从家庭关系看孩子问题,就会发现孩子行为往往只是反映父母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邀请父母坐在一起,相讨一些他们尚未达到一致的事情。两个儿子就坐在室内的另一角,手指上连着仪器,让我们量度他们在聆听父母交谈时的生理反应,其中包括手汗分泌、心跳速度及肌肉收缩等,这都是反映孩子内心焦虑的表征。

父母亲谈了半个小时,**没法谈得拢,母亲不断批评父亲没有尽责,不会管教孩子。父亲大部分时都是以沉默回应。被母亲逼得紧时,就负气地回应几句。

母亲:「孩子常常失控,让我无法处理,从结婚开始,你就从来都没有站在我这一边……」

父亲:「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不必再提。」

母亲:「但是孩子难教,老师和医师都提议要他吃药,就是你不赞成……」

父亲:「那是因为他们怕麻烦。大的一个已经吃药吃到废掉了,小的一个可不吃,就不要吃了。」

母亲:「你什么都不闻不问,不是你带孩子,你当然说得轻巧。你几时支持过我?你几时试过从我的角度着想……」

父亲:「那就吃吧!吃吧!」

然后就是双方陷入无言。

以上就是在半个小时内父母的交谈形式,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母亲在说话。两个孩子表面没有什么,哥哥尤其平静,一动也不动,好像对**无动于中;但是打从父母坐下开始,他的量表上就显示出不停的超标,每当母亲激动下泪时,他的几项生理反应指标,无论是手汗、心跳或肌肉收缩,更是大幅度地增加。这项研究发现,很多青少年表面上对父母的矛盾好像漠不关心,骨子里却是心潮澎湃,无法抽离。其实孩子长期处于这种身体状态,对于他们的免疫系统有**的伤害。最有趣的是,哥哥虽然内心焦虑,行为却一点也不像个多动症的孩子,反而看上去有点忧郁。

火上浇油

弟弟的量表也是严重超标,但是他的反应与哥哥很不一样。哥哥是喜怒不形于色,弟弟对父母的互动,却是手舞足蹈,**投入。本来这个练习只是让父母自己交谈,孩子坐在远处观察。但是弟弟却是不住插口,每当父母的交谈走入困局,他就在旁自言自语:「你们不要吵啦!你们两人不沟通不成吗?火上加油!」

母亲投诉儿子难教,埋怨父亲没有责任感。父亲不言不语,久不久时就反驳一句,母亲认为他是在斗气。

小弟作旁述:「是呀,你们都是在斗气呀!」

母亲继续数落父亲的不是,父亲听久了,就赌气说:「是我错,全是我错好了!」

小弟又说:「无所谓啦!认错啦!」

母亲认为父亲应该监管孩子,父亲说监管没有用。

小弟低声自语:「监管真的没有用,讲得好,没法啦!」

父母继续各持己见,僵持了一会,都不认同对方的说法。

小弟又说:「阿妈看不到,阿爸也看不到。」

两人又再展开新的话题争论,愈说愈动气。

母亲质问父亲:「你如何处理问题?」

父亲反驳:「你又如何处理?」

小弟宣布:「情况失控了!」

一个强一个弱

小弟的表达让我们**惊讶。他不但一点也不像一个七岁的自闭症患童,反而是一个长期习惯观察父母的孩子,否则他的旁白不会如此淋漓尽致。我们后来问他,为什么这般留心父母,是否一直都在担心他们?他说:「他们一起像狮子与小白兔,一个强,一个弱。哥哥只帮着妈妈,我却又帮妈妈,又帮爸爸。」

原来他们的父母已经离婚多年,只是一直都没有给孩子解释清楚。他们只知道父母不再住在一块,孩子跟着母亲,但是父亲一直没有放弃他们,每周都来探望,这种co-parenting的形式,本来是一件好事。问题是,不作夫妻,只作父母,难度**高。加上两人本来就难以沟通,才导致分手,现在要共同处理孩子问题,实在不容易。虽然他们努力为孩子制造一种「**如旧」的景象,但是每句谈话都带着千愁万恨,不但无法解决问题,反而让孩子为他们着急。

我们团队里的一位医师这次担任为孩子量度身体反应的角色,事后她感慨地说:「以前单听报告,没有想到那么严重。这次亲自看着孩子的量表一直高涨,可以想象孩子体内的荷尔蒙是怎样把焦虑输送全身,而且久而久之,人会特别容易焦虑,身体对很微小的刺激也会作出大反应。」怪不得有些文献指出,孩子如果长期暴露在父母的冲突中,长大后心脏病及癌症的发病率也会增加。

一对老冤家

好在这是一对明智的父母,这个家庭评估的历程让他们**惊讶地看到两个孩子原来是如此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而且行为都是被他们的负面情绪所牵引。他们不得不惊觉起来,认真地思考怎样改善彼此的关系。不做夫妻而做成功的父母是需要重新学习的,离婚后的辅导并不比婚姻辅导次要。

首先,他们必须放得下婚姻破裂的恩怨,重新扮演父母角色。其实离婚的道理就是为婚姻加上句号,是是非非再也不重要,只有感恩,因为即使婚姻死亡,起码制造了两个为你担忧的小生命。他们仍然需要一个爸和一个妈,但是让他们最难挨的就是处理一对老冤家。

欧美很多研究都指出,co-parenting虽然值得推荐,但是父母双方必须能够互相配合,理智地处理孩子的需要。只是知易行难,婚姻失败的创伤往往仍然支配着父母的行为,让他们情绪高涨,不知不觉地就继续在孩子身上打那尚未完结的战争。如此co-parenting只会为孩子带来更大混乱。

从临床经验,我们发觉不少多动症或其他行为偏差的孩子都是反映着父母之间的问题。吃药的是孩子,真正生病的却是父母的婚姻。要救孩子,就得先救父母。上述故事只是其中一个例子。(李维榕博士 故事从家开始)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
  • 电话:15368874527
  • 手机:15368874527
  • QQ:1138322841
  • 邮箱:670453352@qq.com
  •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昆明市官渡区昆铁德胜大厦A楼1803

扫一扫关注

Copyright©2018    版权所有:昆明大道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心理咨询|昆明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中心|云南心理辅导.网址|云南心理咨询    滇ICP备18005182号-1

15368874527

15368874527